2018年減稅之后,這些跨境電商機會來了
5月1日,2018年國家減稅政策實施,意味著進口商品更便宜,也意味著跨境電商的價格優勢會更加凸顯出來,來看看跨境電商的機會還有那些。沒錯,5月1日,受國家增值稅稅率調整的影響,奔馳、捷豹路虎、林肯等多家車企宣布降價。其中,奔馳將調整在華部分車型的建議零售價,幅度從一千元至三萬元不等。降價的,除了豪車,還汽油油品降價。讓果粉們激動的,是iPhone全線降價。
趕快說政策:根據國家財政部聯合稅務局發布的《關于調整增值率通知》,從5月1日起,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
增值稅作為我國稅收收入中占比近四成的第一大稅種,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對宏觀經濟,甚至每一個消費者也產生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那么,本次深化增值稅改革有哪些具體內容?對我們又有哪些影響呢?
影響一:多家豪車宣布降價,降幅不足1%
奔馳宣布,將依照《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對價格的實際影響,自5月1日起相應下調在售車輛的廠家建議零售價。
調整后的廠家建議零售價會不同程度地惠益各細分市場的客戶,例如:smart各車型會有約1000-2000元的降幅,C級車及GLC SUV等各車型會有約2000-4000元的降幅,S級轎車及梅賽德斯-邁巴赫不同車型會有約7000-25000元的降幅,梅賽德斯-AMG車型最高降幅超過32000元。
此次降價的百分比,以C級車為例,廠商指導價在31.08萬至48.5萬之間,對應的約2000-4000元的降幅,降幅大概0.64%—0.82%,不到百分之一。
不過奔馳表示,汽車產品終端零售價格由各授權經銷商制定。
同一天,捷豹與路虎兩大品牌宣布中國市場的在售車型從即日起調整官方指導零售價。即日起調整中國市場在售車型的官方指導零售價,最大降幅達到2萬元。按此計算,路虎最貴的攬勝頂配車型的廠商指導價達330多萬,降價百分比奔馳更低。
林肯對旗下5款車型售價進行調整,調整后的價格與此前有所下降,其中領航員降幅最大,達到了1萬元,MKZ、MKC車型的某些車款最少也有0.26萬元的降幅。
影響二:蘋果、油價、鐵路運也都下調了
受政策影響,蘋果下調全線產品價格。以iPhone為例,原價8388元起售價的iPhoneX已經降價到了8316元,iPhone 8 Plus起售價格從6688元下降至6630元,iPhone 8起售價格從5888元下降至5837元。再如配件AirPods,原價1288元,現價1276元。
蘋果此次調整價格幅度并不大,iPhoneX也僅降了72元,下調幅度多在0.85%—0.9%之間。
“增值稅降1%~我是差那幾十塊錢的人么?!我差的是那9000塊”,調侃真是無處不在。
不僅僅是汽車、手機等商品,據發改委網站消息,自5月1日起降低部分行業和貨物增值稅稅率,其中成品油增值稅稅率由17%降低至16%。據此,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噸分別降低75元和65元。
由于全國各地成品油價格不同,以廣東為例,92號汽油(V)最高零售價由之前的7.15元/升降為7.09元/升,95號汽油(V)由之前的7.75元/升降為7.68元/升。
4月26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年內第五次上調,同時也是漲幅最大的一次。每噸汽油上調255元、柴油上調245元。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多花費約10元。
此外,自5月1日起鐵路運輸服務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中國鐵路總公司決定,同時下浮鐵路主要貨物運價。據測算,此舉全年將為社會降低物流費用超過30億元。
全年將減稅超4000億“大紅包”
3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5月1日起將17%和11%兩檔增值稅稅率分別下調1個百分點等3項深化增值稅改革措施,預計全年將帶來減稅超過4000億元。
過去五年通過實施營改增累計減稅2.1萬億元。會議決定,從5月1日起:
一是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
二是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準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并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讓更多企業享受按較低征收率計稅的優惠。
三是對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4月4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發布《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
為將上述減稅“大紅包”不折不扣地送到納稅人手中,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王道樹表示,稅務總局將三項增值稅改革任務細化為10個方面41項措施,并逐一抓好落實。
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環節的一個主要稅收,增值稅針對貨物或者勞務的增值部分征稅,沒有增值則不征稅。
按照新政,與民生支出相關的交通出行、通訊服務、以及農副產品的成本負擔,都將帶來一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