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造頻道和網易嚴選哪個好
剛開通的“中國質造頻道”首先面向的是海外市場,展開為期三天的“速賣通”,為外國消費者提供玩具和電子產品,這一舉動引來了海外消費者瘋狂點贊,一款來自中國品牌Eveyjoy的毛絨玩具,上線一天后就賣到全球近40個國家。
然而彼時的“中國質造”在國內卻反響不大,當時國內消費者顯然更為青睞進口貨,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國貨意味著“費用低”、“質量差”,并且常常難以通過質檢部門的資格審查。
受到海外消費者對“中國質造”的鼓勵,以及國內消費者不信任本土品牌的刺激。阿里更加堅定了要將“中國制造”升級為“中國質造”。“中國質造頻道”的目的是扶持本土優秀的品牌和廠商,為消費者提供品質優秀的平價好貨,進而培育消費者對于“中國質造”品牌的信心。
如今,“中國質造”頻道已經擁有了服裝、箱包、母嬰、家電、家居、百貨等品類,許多品類的人氣單品銷量都達到了上千件。
不過,在“中國質造”里,淘寶扮演的還是網站的角色,對供應商的控制力并不強。這也導致“中國質造”并沒能成為一個很響亮的品牌,尤其是跟網易嚴選相比。
網易嚴選于2016年4月正式上線,主打自營的“平價優品”,在成立1年的時間里基本覆蓋全品類,以居家、餐廚、配件、服裝、洗護、母嬰、原生態飲食等品類為主,目前也在向玩具和家具等品類擴展。2017年5月11日,網易發布一季度財報,報告指出,網易的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的凈收入為24.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2%,而其中網易嚴選在網易整體業績增長上的貢獻越來越重。
網易在自營品牌的路上越走越深。今年5月22日,網易嚴選發布了原創設計產品系列“黑鳳梨”,這個產品囊括了家居、食品等品類——事實上,黑鳳梨早就已經在嚴選開賣了,但網易可能覺得到了對外宣傳的時機,是時候加大自營品牌的原創力度。
無論是網易嚴選還是“淘寶心選”,定位都是“平價優品”,而這種質優價低的商品,近年來受到國內消費者的熱捧。
這也是大家在討論的消費降級。消費降級,不是消費升級的反義詞,而是對消費升級的延展。正如蜜芽創始人兼CEO劉楠所說的那樣:“消費升級,升到最后就是降級,因為消費者對費用有了更高的要求。” 。
也就是說此時商品的品質不再是最重要的,而是最基本的。過去那種商品僅僅擁有品質而不考慮費用就可以全面勝出的情況已經開始改變了,在應對激烈的行業競爭時,如果繼續品質至上,就無法與其他同類產品拉開差距,不利于公司實行差異化策略。
這背后是消費者心理的轉變。近年來的人民幣貶值使得消費者的購買力下降,而房價激增束縛了他們的消費能力,同時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進一步加劇了跨境購買的經濟壓力,現實的種種都讓國內的消費者們不得不開始趨于理性,開始尋找費用和品質之間的平衡點。這部分消費者們并不是因為買不起貴的東西,而是因為出現了更好的產品,對他們而言,“平價優品”才是最好的選擇。
而阿里巴巴選擇此時做自營品牌,也是時機剛剛好。近年來,整個零售行業都在想辦法縮短零售鏈條,去掉中間商,從B2B和B2C變為更完善的B2B2C(代工廠對網站對消費者)商業模式,達到更高的效率,由此減少投入,賺取更多利潤。
一方面,阿里巴巴作為網站方去掉中間商后,可以直接在兩端對接代工廠和消費者,直接給代工廠下訂單,自定銷售費用,掌控投入和利潤,由此更好的節省投入,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而代工廠則可以通過直接與網站溝通,提供自有品牌,并利用網站這一渠道來進行自有品牌的運營和銷售。
只是,沒什么自營經驗的淘寶讓人有些擔心。
畢竟,做網站和做品牌完全不是一回事。目前淘寶心選第二天上線,暫時還無法看出它的供應渠道,是否采取類似網易嚴選的ODM(原始設計制造商,由品牌方買斷并承接其設計制造業務)的商業模式。先不說供應鏈的管控問題,淘寶要如何跟自己網站上的商家解釋要搶他們的飯碗這一事實?更何況,消費者對于淘寶是個網站的印象已經深入骨髓,突然做起了自營,也不知道消費者是否能接受。
也許是因為上述憂慮,淘寶謹慎地采取逐步測試的方式。目前“淘寶心選”不像“中國質造”或者天貓便利店一樣,擁有自己單獨的入口,而是以單體店鋪的形式存在。目前淘寶心選的戰績是,上線第二天,淘寶心選6個sku的銷售量已經攀升到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