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失敗案例:不打烊上線14個月倒閉
據了解,“不打烊”是安慶首個本土O2O電商,上線5個月曾交易額破億,但沒想到才14個月就倒閉了。到底為何“不打烊”這么快就“打烊”,今天我們主要針對這個O2O失敗案例進行分析。
公司于2013年6月籌備,曾對外宣稱前期投資3.6億元。2013年12月24日,“不打烊網”正式上線,與京東、淘寶等電商不同的是,“不打烊”只做本地銷售,并且承諾下單后半小時內免費送貨上門。
上線后,“不打烊”飛速發展,采取“大包攬”的模式,從倉儲、平臺、支付、配送各個環節發力,不到半年,在安慶市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都建立了自己的倉儲基地,開7家24小時連鎖便利店,公司員工一度達到近400名,其中70%集中在配送環節。公司還采取校企合作建立了安慶職業技術學院實訓基地。
上線5個月,不打烊安慶地區注冊激活會員猛增至10萬,交易額突破了1.1億元。去年10月31日該公司獲得了安徽省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稱號。
免費送貨,超市價格。伴隨著飛速發展,“不打烊”其實到底靠什么賺錢的質疑一直不絕于耳,對此,劉李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公開表示,“因為我本來就不允許它賺錢,在2018年之前”。“對整個團隊的考核指標只有三個:用戶數,客單價,單個會員月均購買次數”。然而沒等到2018年,一個本土電商的夢想就破滅了。
“不打烊”為何這么快“打烊”?
與家門口超市沒有競爭力“送貨上門、24小時不打烊,這是安慶從未有過的銷售模式,我用過確實很方便,有市場需求。 ”一位網友說。但也有人認為,這樣的電商模式配錯了超市,“安慶城市規模不大,家門口都有超市,送貨上門、24小時不打烊沒有多少競爭力。 ”
團隊太年輕公司發展太快
曾擔任該公司業務經理的王麗(化名)則堅信“不打烊”方向是對的,“失敗是因為我們沒有準備好,我們的團隊太年輕了,沒有經驗。比如,物流、貿易、營銷、市場等模塊都有很深的學問,需要精打細算,但其實從公司老總到下面員工,幾乎都不懂,公司發展太快,暴露出很多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 ”
與社區超市競爭是方向錯誤
安慶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的一名專業人士告訴記者,他其實一直不看好“不打烊”,從目前電商形勢上看,O2O模式發展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而電商燒錢太快,劉李程本人的資金實力并不雄厚。
對于一個沒有任何實體超市背景的互聯網企業,做這個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選擇。現在二三線城市的社區超市已經是飽和狀態,價格也很合理,沒有很大的利潤空間,而且部分也可以免費送貨。 “你去跟這么多社區店打沒有差異化的競爭,能搞過嗎?我們不說能不能掙錢,首先你的盈利能抵消你的配送成本嗎?所以是方向錯了,越努力只會越辛苦。 ”一家知名電商創辦人說。
綜上所訴,就是O2O失敗案例不打烊閃電崩塌的原因·,這些都是內業人士需要警惕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