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互聯網汽車夢 只是在畫餅充饑
阿里互聯網汽車夢 只是在畫餅充饑
阿里先把4S店變成體驗店,再造個阿里互聯網汽車,然后把貸款和保養都裝進來,最后一統江湖。顯然,所有人都說一樣的話意味著很多人都沒想明白,這是一條在我神州大地早已應驗了無數次的客觀真理。細想之下就會發現,阿里君這次又在畫大餅了。
當人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什么都想要。這就是我看到阿里巴巴成立汽車事業部的新聞稿之后的想法。
第一筆:干掉4S店?先普法吧
汽車電商領域里最大的謊言或許就是“干掉經銷商”了。互聯網企業們給出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比如省略中間環節啊,取消4S店成為體驗店啊,在線體驗啊之類的。我們就不說那些用買衣服的流程去和買車做類比的家伙了,難道你真的認為有人要買20萬的衣服時會去淘寶搜一搜看看好評就下單的么?
至于干掉經銷商,不知有多少人知道經銷商的地位是《汽車品牌管理銷售實施辦法》規定的?只要這部法規還在,電商就永遠都要給汽車經銷商打工,做多做少只是在給經銷商送客戶罷了。這就是為什么你在網上買的車不會直接運到你家里,而是一定要去4S店提車,到了4S店還要看人家有沒有貨。目前,國家已經允許經銷商同時代理多個汽車品牌。這意味著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合,會有巨型經銷商出現。到時候,是互聯網公司干掉經銷商,還是經銷商干掉互聯網公司還真不一定。所以,自媒體們與其跟著阿里意淫,不如先沉下心來研究行業里的條條框框,以免牛皮吹爆。
退一步說,真要是干掉了經銷商,汽車廠商除非傻了才不會像特斯拉那樣搞直銷,與你電商何干?去年雙十一,天貓被特斯拉臨時取消合作,這一巴掌應該時刻牢記。
第二筆:互聯網汽車?不過是給車企打工而已
在公關稿里,阿里豪言已經拉攏了40余家汽車廠商參與合作,還與上汽集團成立了“互聯網汽車基金”推進開發和平臺運營。當時我就笑了。
細看之下就會發現,阿里的合作伙伴寶馬、大眾、現代、通用,也都是百度CarNet的合作伙伴,當然,他們也幾乎都是蘋果carplay和谷歌I/O的合作伙伴。看明白了么?根本就不需要什么“互聯網汽車”,只不過是汽車廠商在調戲互聯網罷了。事實就是,無論有沒有互聯網,汽車一樣跑。所以,別管那些什么戰略合作、深度合作、開創性合作的噱頭,只要互聯網公司一天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汽車流水線,就仍然要給汽車工業打工。汽車廠商也不傻,同一個領域的互聯網產品最后肯定是一家獨大,所以我先每家都允諾一點,然后坐看互聯網公司互相撕咬,最后誰贏了就翻誰的牌子。
在公關稿里,阿里十分看好自家的云OS項目。的確,如果互聯網公司自己不造車,那么一定會往汽車里嵌入各自的系統。可是,且不說云OS的親爸爸谷歌安卓系統,搶眼的表兄弟小米MIUI,一直沒大作為的云OS又拿什么去火拼蘋果carplay,愛立信SensusConnect,甚至寶馬iDrive?在車聯網領域里,阿里的對手不再是群龍無首的零售商,而是生態鏈頂端的其他科技巨頭。反觀阿里能拿得出手的產品,我只能苦笑一句,“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
從“畫法”看抱負,阿里喂飽了媒體和投資人
王堅博士接受采訪時說想要車去和車交流,去和路交流,甚至還要去和基礎設施交流,最終的目的是給“無人駕駛”打基礎。笑話,這已經脫離了畫大餅的等級,達到了顧左右而言他的境界。因為,無論是谷歌還是奧迪的無人駕駛技術都不需要基礎設施與汽車有什么互動,識別系統做的足夠好就可以了。難道谷歌要把美國的路面都鋪上傳感器才能讓無人駕駛汽車上路么?
真正需要基礎設施接入網絡的項目是公共事業,比如能夠檢測和計算尾氣排放的智能交通項目,或者讓市民生活便利的智能城市項目。這些都是亟待互聯網公司參與解決,并且能夠實實在在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事情。阿里不是不知道這些,然而他們卻只管把概念拿過來撒在“互聯網汽車”的大餅上作點綴。
結局就是,阿里不能自己賣車,也不能自己造車,更不想推動社會治理。他使了個大勁兒,畫了張小餅,阿里互聯網汽車夢最終只喂飽了媒體和投資人。